你当前的位置: 首页> 政协简报 > 正文

2015年第5期简报

发布时间: 2015年08月19日    

第五期

(总第48期)

政协中山市委员会办公室编 2015年8月19日


积极探索创新实践推动协商民主发展


今年以来,中山市政协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积极推进协商民主广泛多层制度化发展,充分发挥人民政协作为协商民主重要渠道作用。按照我市全面深化改革决策和市政协十一届四次会议的要求,市政协围绕“五体一体”建设深入开展调研考察,建言献策,积极探索政协协商民主实践。

一、围绕经济社会建设,突出重点,提高协商民主的针对性

经济建设是全党的中心工作,政协根据“党委政府想什么,政协议什么;党委政府做什么,政协帮什么”的工作思路,围绕市委、政府确立的“率先加快转型升级,建设幸福和美中山”发展战略,通过调研视察,认真协商讨论,提出具有前瞻性和建设性的意见建议,为市委、政府科学决策、民主决策提供参考。

一是为我市首届“灯光文化节”出谋划策。今年我市两会期间,有政协委员提出,古镇灯饰经过30多年的发展壮大,享有“中国灯饰之都”美誉,已成为中山最具特色、集聚力最强,产业前景最佳的产业集群,古镇灯饰发展到目前,可以用世界眼光推广古镇灯饰,建议在古镇举办“灯光文化节”。这一建议与古镇镇新型专业镇发展思路不谋而合,古镇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研究确定今年10月底举办首届“灯光文化节”,并召开筹备工作会议,研究相关工作,并制定了工作推进时间表。2月27日,市政协主席丘树宏、副主席马志刚率领政协经济委和市委宣传部、市旅游局、市商务局、市经信局、市文广新局等单位负责人组成的调研组到委员企业古镇华艺灯饰股份有限公司调研,并就古镇今年首届中国灯都“灯光文化节”的筹备,与古镇领导班子和委员及有关企业负责人进行座谈,并提出相关建议,报市委市政府。

二是为产业转型升级把脉开方。沙溪镇在服装业界素有“休闲服装看沙溪”的美誉,是我市传统集群经济的一大优势产业,如今该镇的服装业转型升级迫在眉睫,不少企业的发展遇到前所未有的困难。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市政协的有力推动下,该镇把电子商务作为推动服装产业转型升级的主要抓手,发展成效初步显现。7月16日,市政协主席丘树宏、副主席马志刚率队前往沙溪镇调研,了解该镇出台发展电子商务政策、打造了产学研电商公共服务平台情况,提出发展新型专业镇要打破行政藩篱,整合全市资源,要尽快把电子商务产业做强做大,以电子商务为抓手推动服装产业转型升级,把沙溪这个全市首个电子商务示范镇建设好等意见建议。围绕创新驱动、产业转型升级等热点问题,组织委员赴成都、重庆等地调研考察,就加快中山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提升经济增长动力等问题提出意见和建议,并形成报告报市委和政府作决策参考。

三是为中山城市展览馆的建设建言献策。城市展馆直观地表现一个城市的灵魂,是一个城市历史文化底蕴、发展历程、建设成就、未来愿景的场所和平台,表现城市自信,提升城市文化软实力。为更好地宣传和表达中山城市的发展历程和建设成就,为中山的发展历史上浓墨重彩的一笔。5月25-27日和6月9-10日,市政协人资环委组织相关委员和规划专家对国家调查总队中山调查队提出我市建设城市展馆的建议,并先后赴上海、宁波、深圳、惠州、东莞等城市进行了考察调研,提出了建设中山城市展览馆的意见建议报市委市政府决策参考。

四是履行民主监督职责,建言推进民生工程建设。今年3月,政协主席会议研究2015年政协民主监督十件民生实事分工及调研方案,视察重大民生工程,推进各部门加强协调沟通,合力解决有关问题。8月4日,市政协丘树宏主席率队视察中山城市“绿肺”工程——五桂山田心森林公园、福获村、港口湿地公园等地。2014年以来,市政协调研考察包括紫马岭公园升级改造在内的中山城市“绿肺”工程,提出相关意见建议报市委市政府,市政府采纳政协的意见建议,确定把实施城市“绿肺”工程作为2015年十大民生工程之一,充分体现了政协协商民主的成效。

二、围绕文化建设,突出亮点,探索协商民主的形式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要加强重大公共文化工程和文化项目建设,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市政协坚持开拓创新,增强工作活力,探索协商民主形式,着力打造人文政协品牌,助力推进中山文化强市建设。

一是开展孙中山文化旅游资源发掘与整合提升利用调研视察。孙中山是中山城市最有代表性的文化符号和最具魅力的文化品牌,也是中山市蜚声海内外的首要元素,是海内外认识了解中山的最重要窗口和“金名片”。打好孙中山文化品牌,可以牵动中山城市经济社会的发展特别是旅游业和文化事业、文化产业的发展,推动中山“五位一体”建设。2014年6月,市政协率调研组赴韶山、广安、奉化等地考察,形成政协大内参《今天,我们该如何面对翠亨村?》,对进一步保护、开发和利用孙中山文化旅游资源提出思考和意见、建议。为更好地发掘与整合提升孙中山文化旅游资源,确定今年政协委员与市长协商座谈会的主题为《孙中山文化旅游资源发掘与整合提升利用》,今年6月,市政协率调研组赴武汉、南京调研,学习两地“借势做事”、“借机起飞”,分别借助辛亥革命百年纪念、民国文化和青奥会等大型活动,实现了经济的高速增长和城市的华丽转身。市政协将在去年撰写的大内参基础上,形成新的报告,在今年8月举行的市政协委员与市长协商座谈会上与市政府广泛协商,同时也为市委市政府开展纪念孙中山诞辰150周年活动提供重要的决策参考。

二是开展一系列文化公益活动,为中山文化事业增添新活力。今年3月,市政协联合有关单位统筹策划启动中山“元一杯·扬帆天下”寻访海上丝绸之路经典系列报道活动,依托中山日报社,分兵七路,从海上丝路的一个重要节点中山出发,走向东南亚、西亚、东北非和欧洲,寻觅海上丝路与广东(中山)的历史渊源,将推出涵盖文化、教育、宗教、商业等内容的报道100期,从中山人的视角发掘海洋文化魅力,讲述这条千年海洋航道承载的经济、贸易、文化故事,挖掘古代海上丝绸之路对于今天的现实意义。7月7日,联合中山广播电视台举行大型电视文艺片《英雄珠江》开机仪式。《英雄珠江》原为市政协主席丘树宏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珠江纵队成立70周年而倾力创作的大型史诗,先后在《中山日报》、《人民日报》发表,受到广泛关注。为更好地诠释这一优秀作品,在广东广播电视台、市政协的指导下,中山广播电视台以《英雄珠江》为蓝本,摄制同名大型电视文艺片,以配乐诗朗诵、歌曲形式,配以丰富多彩的历史和现实画面,将史诗搬上电视荧屏,全面生动地展示艰苦卓绝、可歌可泣的历史。7月11日,联合省政协文化和文史委员会、中新社广东分社、广东省作家协会、广东省社科院海上丝路研究所为指导单位,中山日报报业集团等为承办单位,举行“驼铃帆影行天下——‘元一杯’海上丝路诗歌书法展暨一带一路文学对话”活动。40多位国内著名书法家作品参加展览,以诗歌书法展为形式,传播“一带一路”战略思想。来自新疆、陕西、甘肃、以及北京、广州、香港、澳门等地在一带一路区域生活、工作的作家、学者与历史展开深度对话,共同探讨丝路文化内涵。7月22日,召开政协文化公益座谈会。本届政协以来,市政协共主办或合作参与政协文化公益活动项目近50多个,参与的委员、政协之友达200多人次,获得市政协文化公益贡献奖的委员和政协之友36人次,捐助项目金额约1000多万元。会议鼓励广大政协委员积极广泛参与文化公益活动,要让文化公益活动成为政协委员的生活方式,成为政协的形象品牌。政协将制定文化公益相关规划,继续开展包括制定一个规划、建立一支队伍、设计一套徽标、建设一套宣传载体、打造一系列品牌、树立一批典型的政协文化公益“六个一”活动。

三、围绕社会重要事务,抓住要点,拓宽协商民主的途径

坚持围绕党委政府重视、社会关注的重要事务及热点问题开展协商议政,是新常态下政协履行职能的一项重要途径。

一是提前筹划纪念孙中山诞辰150周年活动。2016年是孙中山诞辰150周年,这将是一个重要的历史契机。作为孙中山的家乡,中山市必须提前筹划、提前准备。2014年10月,市政协由丘树宏带队主席赴京拜会全国政协和民革中央领导,受到全国政协副主席、民革中央常务副主席齐续春的会见。齐续春副主席认真听取了丘树宏主席的汇报后,寄语中山人民要打好“中山故里”这张牌,利用2016年孙中山诞辰150周年这一重要的历史契机,加快发展,把伟人故里建设得更加美丽。市委采纳了政协有关拜会的意见建议,同意市政协提出的纪念孙中山诞辰150周年的意见建议,并指示由市政协牵头组织成立专责小组,协调联系市有关部门做好相关筹备工作。今年6月,市政协主席丘树宏,市委常委、统战部部长梁丽娴率省台办、市政协办公室、市委统战部、市台办有关负责人赴京,分别拜访全国政协港澳台侨委员会、民革中央、国台办、中国社科院和宋庆龄基金会,汇报我市筹备孙中山诞辰150周年纪念活动的有关情况,争取全国政协和中央有关部门的指导和支持。拜会单位一致表达了支持中山举办孙中山诞辰150周年纪念活动的态度,以及与中山开展合作的良好意愿,并就中山举办纪念活动提出意见建议,市政协形成报告报市委和市政府作决策参考。8月17日,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薛晓峰主持召开相关市领导及主要部门负责人会议,听取市政协专题汇报,进一步明确了工作思路,形成了初步工作方案。

二是围绕社会热点问题开展调研考察。今年初,在市政协十一届四次会议分组会议上,有委员提出要关注镇办企业职工退休工龄认定、退休养老金偏低等问题,市政协十分重视委员的意见和建议,会同市社会保险基金管理局就我市原镇办企业职工工作年限认定有关问题等进行了专题调研,提出要严格按照国家和省有关规定解决我市镇办企业职工的工龄及养老保险缴费年限认定问题、通过调整基本养老金逐步提高我市镇办企业职工退休金水平、妥善解决早期离职镇办职工未参加养老保险的问题、积极做好政协委员和早期离职镇办职工的解释工作等意见建议,并形成调研报告报市政府和有关部门作决策参考。为进一步推动我市民办教育健康发展和中山公共外交工作,市政协组织委员分别赴温州、宁波、嘉兴和北京等地调研,形成报告报市委市政府和有关部门作决策参考。

三是贴近基层,将协商民主建设落到实处。2014年6月以来,市政协先后在24个镇区建立了政协委员联系点、在高校建立政协委员工作站,并开展工作,加强了与基层的联系,深受基层群众的欢迎。开展政协系统的党代表联系东区三溪村工作,深入三溪村进行“秀美村庄”民生工作视察调研活动,充分发挥各级党代表议党议政、民主监督、示范引领和桥梁纽带的作用,确保了各领域、各层面协商民主建设落到实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