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当前的位置: 首页> 中山要闻 > 正文

改革要让群众有更多获得感

发布时间: 2015年08月14日   来源: 中山日报   作者:记者郭锦润  
全省重点改革工作交流会昨日在中山召开。记者 余兆宇 摄

  本报讯 13日,全省重点改革工作交流会在中山召开。省有关单位、各地市代表齐聚我市,交流改革做法,推动任务落实,部署下阶段工作。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徐少华出席会议,省委副秘书长、改革办主任刘可为主持会议。
  会议指出,今年以来,省有关单位和各地落实中央和省委的改革部署,全面推进各项改革工作。在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自贸区体制机制改革创新、企业投资项目负面清单管理改革、商事制度改革、权责清单制度改革、国企国资改革、司法体制改革、农村综合改革等方面取得积极进展,多项改革成效初显、走在前列。会议强调,做好下半年改革工作,加快改革推进步伐是总的要求,抓落实、见实效是关键。必须进一步加快改革工作进度,强化统筹协调和责任落实,加强试点先行和基层探索,抓好督促检查和绩效评估。
  徐少华充分肯定我省今年以来改革取得的成效,并要求深入领会中央和省全面深化改革的新要求,扎实把全面深化改革工作推向深入。一是要确保完成全年改革目标任务,对照中央和省委改革部署,做好对账盘点工作,尽快把改革方案举措转化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增进民生福祉的实际成效。二是要确保重点改革取得突破,把有利于稳增长、调结构、惠民生的改革举措往前排,坚持把改革质量放在第一位。三是要确保不断形成改革的特色亮点,强化基层探索,积极争取承接更多适合实际的试点任务,力争形成更多在全国有示范、突破、带动作用的成果。四是要确保狠抓落实不放松,把“三严三实”要求贯穿改革全过程,把群众有更多获得感作为评判工作的重要标准,确保改革取得实效。
  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改革部署,中山在去年推进157项改革和35项镇街改革试点的基础上,今年安排159项改革任务和51项镇街改革试点。交流会上,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薛晓峰重点汇报了我市推进社会与民生改革的经验做法。比如,中山通过推进商事制度改革,促进大众创业。商事登记前置审批事项由原来186项减至12项,精简了94%。“三证合一”证照办理时限缩至3个工作日内,效率提升73%。去年以来,全市市场主体由20万户增加至28万多户。
  薛晓峰表示,全面深化改革的根本出发点,在于使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体人民。中山坚持从人民群众期盼出发,着力推进创业、投资、办事、户籍、法治、文化、就学、社保、就医、治安和生态等改革,让人民群众在改革中获得了实实在在的好处。只有让人民群众共享改革红利,改革才能获得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全面深化改革才能顺利地向纵深推进,形成深化改革与民生福祉的良性互动。
  徐少华对此称赞道,中山集中力量推进十多项社会民生改革,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成效。解决老百姓实际问题分门别类、精细周到,老百姓充分认可。这正是通过改革让人民群众有更多获得感的重要做法。
  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谢中凡参加会议。在当天下午召开的全省改革办工作会议上,市委秘书长、改革办主任方维廷作了交流发言。